教学科研

草学院一项国际合作重点项目于蓉启动

近日,由草业与草原学院董世魁教授承担的国际合作重点项目“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地区草地畜牧业转型对生物多样性及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在成都召开项目启动会。国家自然基金委生命科学部副主任吕群燕,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战略小组负责人阿伦·巴克塔·什雷斯塔(Arun Bhakta Shrestha),国际合作局项目主任荣念赫,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董麒研究员,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国际合作处四级调研员王蔡君出席会议。开幕式由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中国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所副所长苏立君主持。


图片1_proc.jpg


会议开幕式上,阿伦·巴克塔·什雷斯塔表示,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地区面临着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巨大的挑战,需要多个国家共同努力来解决这些问题。荣念赫表示,中国研究单位应该与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及其成员国机构紧密合作,共同开展研究,以更好地应对喜马拉雅地区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推动该地区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董麒指出,应该加强喜马拉雅地区国家间的合作,为该地区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项目负责人董世魁教授从项目立项依据、研究目标与内容、整体执行方案和考核指标等方面汇报了项目的整体情况。董世魁教授团队与尼泊尔Uttam Babu Shrestha主任团队就项目实施方案进行了深入探讨,探讨了项目开展的研究区域、资源利用、团队合作、年度计划和目标等内容,力求解决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地区草地畜牧业转型带来的生物多样性变化问题。


据悉,该项目隶属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科学计划”国际合作重点项目,由我校主持。项目针对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地区草地畜牧业转型的主要方向和驱动因素不清晰、草地畜牧业转型对草地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功能的作用机制不明确和应对草地畜牧业转型的草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的路径不全面等问题,综合解析不同区域草地畜牧业转型方式及其驱动力,对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的影响,为“全球南方(Global South)”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生态系统管理提供范例。本项目将为推动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地区草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草地畜牧高质量可持续协调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Baidu
map